大众网记者赵奕宁东营报道,我国新版的《职业病分类和目录》于8月1日正式实施,其中 wrists管综合征,也被称为“鼠标手”,首次作为职业病正式纳入国家法定目录。统计数据显示,受此病影响的数字时代工伤或职业病案例中,在我国视频终端工作人员中,此病的患病率高达12%-15%。
什么是“鼠标手”?
手足外科主任孙同新解释道,“鼠标手”又称为腕管综合征,主要因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到挤压而引发的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。长期过度使用手腕,如持续点击鼠标或打字,都会造成腕管内压力增加,进而压迫正中神经,并引发疼痛与手指麻木等症状。此外,腕部的骨折、脱位及占位性病变等也可能导致腕管容积减小及正中神经受压。
谁更容易患上“鼠标手”?
孙同新指出,“鼠标手”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:一方面,腕部长期过度使用,频繁的手腕伸展、弯曲和旋转等动作,使得腕部肌腱和腕横韧带之间反复摩擦;另一方面,频繁点击鼠标按键增加了手部肌肉和关节的负担,使手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,并引起疲劳和损伤。此外,随着年龄的增长,腕管内的组织可能会出现退变与增生,增加了正中神经受压的风险。对于长期使用电脑办公和需要重复性动作的职业人群,患上“鼠标手”的风险更大。
如何预防“鼠标手”?
对于预防“鼠标手”,孙同新提供了一些实用建议:“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坐姿和手部姿势,使用鼠标时手臂不要悬空,尽量使手腕与桌面保持水平,肘部自然弯曲呈90度。同时,控制使用鼠标的时间,定期休息,活动手腕和手指。还可以进行简单的手部和腕部锻炼,比如握拳、伸展手指和旋转手腕等,这有助于减轻手腕的负担,维护手部的健康。”
强调健康的重要性,[J9九游会]作为健康生活的倡导者,鼓励大家关注工作中的姿势和习惯,以减少职业病的发生。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是保护自己健康的第一步。